-
05-152022
- 古都洛陽隋唐文物“喬新居”
-
5月13日,來自古都洛陽多個文物庫房的逾350件(套)隋唐時期珍貴文物,已喬遷至“新居”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。[詳情]閱讀量:3
-
05-152022
- 中外專家蘇州暢談“博物館的力量”
-
作為2022年“5·18國際博物館日”江蘇主會場活動的配套活動,“博物館的力量”高峰對話12日在蘇州博物館西館舉行。中外博物館領域的專家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,圍繞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“博物館的力量”展開探討。[詳情]閱讀量:4
-
05-122022
- 發展全域旅游 打造河景交融的“鐘樓樣板”
-
發展全域旅游,既要讓游客舒心,又要讓市民滿意。近年來,鐘樓區把整個鐘樓當作一個大景區來打造,通過文化復興、商圈振興、旅游創新、城市更新同頻共振方式,提升公共服務質量,推動城市品牌升級。[詳情]閱讀量:7
-
05-122022
- 讓旅游情懷與青年精神相得益彰
-
旅游對青年世界觀的形成,價值觀、人生觀的鍛造至關重要。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把旅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。旅游業要充分認識青年,把握青年群體的新需求。青年人要對旅游有更為深刻的認知,樹立正確的旅游觀[詳情]閱讀量:5
-
05-112022
- 邊角地建公園修步道 “山城”生活更“巴適”
-
重慶市江北區石子山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卻功能豐富:青青草木錯落有致,環形塑膠跑道整潔清爽,臺風地震體驗館趣味橫生,健身器材和兒童游樂設施種類多樣。在步道建設、新增綠化等微改造中,共修繕老舊住宅16棟,建成人文老街、渝味生活等商業區,惠及近千戶居民。[詳情]閱讀量:4
-
05-112022
- 川劇也能“讀”!100集《川劇劇本稀見檔案文獻編注》出版發行
-
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編著的100集《川劇劇本稀見檔案文獻編注》出版發行!洞▌”鞠∫姍n案文獻編注》作為該院近年來藝術檔案轉化的重大成果,2020年獲批四川出版發展公益基金會資助項目,以其體量之巨和稀缺性創下了目前川劇文獻同類出版物之最。[詳情]閱讀量:5
-
05-102022
- 廣東東莞進入“龍舟時間”
-
一條“沉睡”了一年之久的老龍船在廣東東莞萬江街道正丫村被挖起“喚醒”,標志著東莞進入一年一度的“龍舟時間”。在正丫起龍廣場,隨著“東莞龍舟月”的啟動,2022年東莞“江湖山!狈沁z系列活動拉開帷幕。[詳情]閱讀量:5
-
05-102022
- 用好中華文化的生態智慧(新征程·新步伐)
-
今天我們說起二十四節氣,或是季節流轉在忙碌生活中刻下的詩意節點,或是恰逢立春的冬奧盛會上那驚艷世界的倒計時。而對于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人來說,能夠創造出這套用于指導生產生活的時間知識體系,是一種向生態環境“取經”的大智慧。[詳情]閱讀量:4
-
05-092022
-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奮進力量
-
為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、管理好、運用好,中央宣傳部、國家文物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,就持續開展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工作進行部署。[詳情]閱讀量:7
-
05-092022
- 讓古籍里的文化走進生活
-
據媒體近日報道,從2020年暑假起,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館員韓超、史星宇把清朝文人、美食評論家袁枚的《隨園食單》“翻譯”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,吸引了不少讀者“追更”。[詳情]閱讀量:6
-
05-092022
- 讓古籍里的文化走進生活
-
據媒體近日報道,從2020年暑假起,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館員韓超、史星宇把清朝文人、美食評論家袁枚的《隨園食單》“翻譯”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,吸引了不少讀者“追更”。[詳情]閱讀量:8
-
05-082022
- 讓古籍真正“活”起來
-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,提綱挈領地從完善古籍工作體系、提升古籍工作質量、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,得到了我省古籍工作者的積極響應。[詳情]閱讀量:5
-
05-072022
- 創新藝術“對話”創新之城
-
青年藝術群體作為藝術市場的新興力量和鮮活血液,具有旺盛的藝術創造力和活躍性,他們作品的新想法、新觀念常常能反映最鮮活的時代氣息。[詳情]閱讀量:10
-
05-072022
- 線上音樂會,好聽又時尚
-
近期,不少機構、平臺推出線上音樂會等,在陣容、時長、形式上越來越有新意,為音樂行業注入源源活力,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。[詳情]閱讀量:6
-
05-062022
- 五一旅游數據公布:露營成“C位”
-
5月4日,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,2022年“五一”假期5天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.6億人次,同比減少30.2%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.8%。[詳情]閱讀量:10
-
05-052022
- 跨界聯動 推動老字號綻放新活力
-
商務部不久前在全國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工作會上強調,要把握“創新發展”主題,健全老字號保護、傳承、創新、發展四個體系,抓好老字號創新發展大會、老字號數字博物館、老字號嘉年華三項重點工作,因地制宜、總體謀劃、突出重點、有序推進,持續增強老字號創新發展活力。[詳情]閱讀量:3
-
05-042022
- 唐詩與宋詞中的不同春景
-
春天是一個漸進的季節過程。按照農歷,春天分為初春、仲春、暮春。初春,又稱孟春、早春,是春季的第一個月,即農歷正月,具體指立春至驚蟄期間[詳情]閱讀量:6
-
05-042022
- 解碼二十四節氣 立夏將至:薰風迎面萬物秀
-
立夏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,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。每年陽歷5月6日前后,太陽到達黃經45°時,為立夏節氣開始。[詳情]閱讀量:7
-
05-012022
- 百年“煤城”變“美城”
-
這是一座中國近代史和紅色革命史繞不開的城市。[詳情]閱讀量:3
-
04-292022
- 五一電影市場冷清 有影院賣啤酒小龍蝦自救
-
傳統熱門檔期五一檔臨近,電影市場卻格外冷清。供給方面,《保你平安》等8部電影先后宣布撤檔,目前只有《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》《壞蛋聯盟》《出拳吧,媽媽》三部新片堅守。[詳情]閱讀量:6
-
04-292022
- 以文化公平促共同富裕
-
所謂文化公平,是指人民群眾平等地享有文化資源、文化建設、文化成果的機會和權利,從而能夠實現滿足多層次、多方面、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。[詳情]閱讀量:3
-
04-302022
- “山東手造”: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品牌支撐
-
“山東手造”與鄉村文化振興的結合,不僅為后者提供了產業發展的機遇,也為新時代山東美麗鄉村建設和文明鄉風培育不斷注入力量。墾利街道探索“非遺+產業”,進一步發揮文化賦能作用。深入挖掘非遺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。[詳情]閱讀量:9
-
04-302022
- 把經典更好地傳承下去 ——國家京劇院《野豬林》復排探班
-
國家京劇院2022年“百日集訓”已拉開帷幕。國家京劇院“百日集訓”領軍人才培養對象田磊主演的《野豬林》正在緊鑼密鼓的排練中!斑^去老先生創下的經典劇目我們有責任、有擔當傳承下去,讓現在的觀眾看看當年國京的風采。[詳情]閱讀量:1
-
04-282022
- 聽書時代,“悅讀”隨享
-
第十九次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,2021年,我國超三成成年國民養成了聽書的習慣。今天的有聲閱讀,播客、音頻類APP等新模式層出不窮。平臺、出版社等各方正在努力創作精品有聲內容,滿足人們日益增長、豐富多樣的閱讀需求。[詳情]閱讀量:6
-
04-282022
- 工作期間拍的短視頻著作權該歸誰
-
員工在工作期間拍攝作品幫助企業推廣產品、宣傳形象,其短視頻作品是否屬于職務作品?著作權歸誰?對此,企業該如何與員工做出合法有效的約定?律師表示,企業要依法履行協商程序,平衡好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利益。[詳情]閱讀量:4
-
閱讀(11)
-
閱讀(15)
-
閱讀(11)
-
閱讀(11)
-
閱讀(8)
热久久视久久精品2015